共 1 条
不同状态性焦虑者参加太极拳运动前后脑波特征及状态性焦虑的变化
被引:23
作者:
王国谱
[1
]
王文超
[2
]
佐久间春夫
[3
]
机构:
[1] 国立奈良女子大学研究生院
[2] 奈良县立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3] 国立奈良女子大学文学部
来源:
关键词:
太极拳;
精神生理学;
脑波;
状态性焦虑;
D O I:
10.16237/j.cnki.cn44-1404/g8.2006.06.012
中图分类号:
G852.11 [太极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测定参加太极拳运动前后的脑波和STAI心理问卷,对参加太极拳运动前后的焦虑心理变化进行解释及论证。结果表明∶在太极拳练习结束和恢复时,两组均表现出状态性焦虑显著降低(P<0.01),且两组的变化模式不一样(P<0.01)。显示出太极拳练习后,脑波节律差异有显著性。对脑波和状态性焦虑进行了相关比较,高焦虑组的α1、α2、β1节律,在两条件下均与状态性焦虑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尤其β1波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β2节律在练习结束时,却与状态性焦虑成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但低焦虑组则表现相关较低。由此推断,高焦虑组的被试者在太极拳练习结束以及恢复时,随着α1、α2、β1节律的增加,处于适度的觉醒状态,高焦虑者得以情绪安定、心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向低焦虑状态转化。低焦虑组被试者,原本就处于较低焦虑水平状态,通过太极拳运动焦虑状态几乎降至最低水平,而且不易受到外在条件、应激等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