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和县动物群与深海沉积物的对比
被引:18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和县动物群;
气候变迁;
更新世海陆对比;
D O I:
10.16359/j.cnki.cn11-1963/q.1984.01.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对和县动物群中哺乳动物成分、性质等的分析,它应代表一个寒冷期。当时和县一带的气候,似与今日华北南部的气候类似,但又较之湿润。它的层位大体上相当于周口店第一地点的3—4层;其地质时代相当于海洋的O18的第8阶段,距今约28—24万年。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安徽和县猿人化石及有关问题的初步研究[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2, (03) : 248 - 256+284黄万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方笃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叶永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2] 华北四个古人类遗址的哺乳动物群及其与深海沉积物的对比[J]. 人类学学报, 1982, (02) : 180 - 19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和县猿人小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及意义[J]. 科学通报, 1982, (11) : 683 - 685郑绍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5] 安徽和县猿人化石的初步研究[J]. 人类学学报, 1982, (01) : 2 - 13+10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北京猿人生活时期自然环境及其变迁的探讨[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1, (04) : 337 - 34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安徽和县龙潭洞发现的猿人头盖骨的观察[J]. 科学通报, 1981, (24) : 1508 - 1510黄万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方笃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叶永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8] 依据孢粉分析讨论北京猿人生活时期及其前后自然环境的演变[J]. 科学通报 , 1981, (17) : 1065 - 1067孔昭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杜乃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吴玉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振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罗宝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9] 中国北方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与深海沉积物的对比[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1, (01) : 77 - 8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