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被引:9
作者
殷晓莉 [1 ]
王里克 [2 ]
机构
[1]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2]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指标体系; 核主成分分析法;
D O I
10.19374/j.cnki.14-1145/f.2005.11.037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综合竞争力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对现有经济能力和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的能力。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扩展——核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市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举例分析研究对象在主要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地区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J].
赵玲玲 ;
马行裕 .
南方经济, 2003, (06) :33-36
[2]   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J].
张为付 ;
吴进红 .
浙江社会科学, 2002, (06) :23-27+81
[3]   国际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J].
蔡旭初 .
统计研究, 2002, (08) :11-13
[4]   论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 [J].
徐康宁 .
南京社会科学, 2002, (05) :1-6
[5]   区域产业素质升级:基本涵义与测度指标 [J].
黄燕 ;
商春荣 .
经济师, 2001, (12) :19-20
[6]   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J].
李宝新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1, (05) :99-101
[7]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 [J].
宁越敏 ;
唐礼智 .
现代城市研究, 2001, (03) :19-22
[8]   浅谈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 [J].
吴海建 ;
徐敏 ;
皇甫小雷 ;
赵德友 ;
郑保卫 .
中国统计, 2000, (12) :16-17
[9]   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 [J].
严于龙 .
中国软科学, 1998, (04) :110-112+129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洪银兴,刘志彪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