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江河源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科学问题

被引:9
作者
方一平 [1 ]
秦大河 [2 ]
丁永建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江河源区; 冰冻圈变化; 生态系统脆弱性; 科学问题;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9.02.007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我国冰冻圈萎缩的压力,明晰基于冰冻圈变化条件下江河源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科学问题,是长江、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保障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分析江河源区范围、江河源区和我国冰冻圈的关系、目前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冰冻圈变化的复杂背景下,提出并阐述了江河源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5个重要科学问题:(1)脆弱性概念的延伸和拓展;(2)气候系统的非线性作用;(3)脆弱性评价的时空尺度;(4)脆弱性评价的临界阈值;(5)脆弱性评价的界面链接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 [1] 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初探
    杨建平
    丁永建
    陈仁升
    [J]. 中国沙漠, 2007, (06) : 1012 - 1017
  • [2] 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综述
    于翠松
    [J]. 水电能源科学, 2007, (04) : 23 - 27
  • [3] 黑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明泉
    张济世
    程中山
    [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7, (02) : 114 - 116
  • [4] 国际冰冻圈研究动态和我国冰冻圈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秦大河
    效存德
    丁永建
    姚檀栋
    卞林根
    任贾文
    王宁练
    刘时银
    赵林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 649 - 656
  • [5]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的集对分析
    万星
    周建中
    丁晶
    姚建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12) : 33 - 35+39
  • [6]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例
    陶和平
    高攀
    钟祥浩
    [J]. 山地学报, 2006, (06) : 761 - 768
  • [7]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
    张镱锂
    刘林山
    摆万奇
    沈振西
    阎建忠
    丁明军
    李双成
    郑度
    [J]. 地理学报, 2006, (01) : 3 - 14
  • [8]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估
    李克让
    曹明奎
    於琍
    吴绍洪
    [J]. 地理研究, 2005, (05) : 653 - 663
  • [10] 江河源区水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胥鹏海
    冯永忠
    杨改河
    温秀卿
    王得祥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 10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