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刘艳萍
荣浩
邢恩德
机构
[1]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荒漠草场; 恢复措施;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草场植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草场沙化、退化和水土流失等现象十分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为了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效应,在京津风沙源科技支撑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草地水土保持生态技术试验基地,对各项措施实施前后的生态指标进行连续4 a的动态监测。主要研究退化草地围封前后及围栏内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水分与养分及草场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栏前后土壤水分、养分和草场植被都发生了变化,尤其对草场植被的影响极其明显,封育草场的植被盖度较未封育的天然草场植被盖度平均增加58.66%。围栏内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水分、养分和草场植被也都有明显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天然草地改良效果的研究 [J].
杜玉珍 ;
许毅红 ;
赵钢 ;
宋焕军 .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4, (08) :59-60
[2]   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问题研究 [J].
刘晓强 ;
申田 ;
连兵 .
环境保护, 2000, (12) :18-19
[3]   荒漠生态环境监测刍议 [J].
周华荣 ;
马小明 .
干旱环境监测, 2000, (02) :88-91+127
[4]   不同退化梯度草地植物和土壤的差异 [J].
安渊 ;
徐柱 ;
阎志坚 ;
韩国栋 .
中国草地, 1999, (04) :32-37+67
[5]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D].吕玉华.中国农业大学.200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