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85
作者
孙培养 [1 ]
储浩然 [1 ]
李佩芳 [1 ]
王颖 [1 ]
李飞 [1 ]
夏建国 [1 ]
杨娅 [1 ]
郭铁 [2 ]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
[2] 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针刺疗法; 通督调神; 随机对照试验;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13.01.003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比较通督调神针法与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取督脉穴百会、风府、神庭、水沟、大椎、神道为主穴,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药物组予以口服百忧解20mg,每日1次,连续服药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运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针刺组HAMD评分(18.93±6.49)、MESSS评分(17.47±6.56)均低于药物组(26.07±8.66,22.43±8.26),BI评分(65.67±8.97)高于药物组(49.67±8.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针刺组抑郁症总有效率96.7%(29/30)、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93.3%(28/3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有效率100.0%(30/30),均优于药物组的83.3%(25/30)、80.0%(24/30)、80.0%(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不仅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同时能够改善PSD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疗效优于西药百忧解。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J]. 李鸿杰,钟宝亮,范银萍,胡洪涛.中国针灸. 2011(01)
[2]   试论督脉与脑的关系 [J].
关晨霞 ;
席海霞 .
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1, (02) :52-53
[3]   督脉、足太阳、任脉、肾精实质试探 [J].
贾耿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0, (04) :47-49
[4]   论中医脑的经络 [J].
程建斌 .
中国针灸, 1997, (06) :334-337
[6]   电针督脉经穴对急性脑缺血大鼠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影响 [J].
许能贵 ;
许冠荪 ;
钟平 ;
王联发 ;
朱舜丽 ;
陈全珠 .
针刺研究, 1996, (03) :18-21
[7]   电针对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时脑电活动的影响 [J].
应赛霞 ;
程介士 .
针刺研究, 1994, (01) :29-32
[8]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明园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