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断陷盆地油气运移优势方向研究

被引:8
作者
卓勤功
蒋有录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油气运移; 优势方向; 应压双控; 输导体系; 济阳断陷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济阳断陷盆地不同区带油气运移的控制因素、输导体系和运聚方向各异。洼陷带深部,油气沿“应压双控”作用产生的裂缝系统———隐蔽输导体系侧向或向上充注于泥岩裂缝圈闭或砂岩透镜体,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与成藏期北东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洼陷带上部或两侧,油气通过断裂型输导体系向上运移,平面上亦平行于北东向断裂运移;陡坡带和缓坡带,油气输导体系主要为断裂-砂体复合型,油气运移优势方向为垂直于盆地边缘边界断层的鼻状构造带的展布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0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流体势场中油气运移分隔槽的自动识别及运聚单元的划分 [J].
刘晓冬 ;
徐景祯 ;
李椿 ;
于舒杰 .
地质科学, 2002, (03) :295-301
[2]   利用有机包裹体恢复油藏油气充注史及应用实例 [J].
宗国洪 ;
卓勤功 ;
郝雪峰 ;
宁方兴 ;
杨成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3) :49-51+2
[3]   复合含油气系统中油气运移流向研究的意义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瞿辉 ;
雷振宇 ;
池英柳 .
石油学报, 2001, (04) :7-12+9
[4]   含油气盆地的输导体系研究 [J].
张照录 ;
王华 ;
杨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133-135
[5]   济阳坳陷的泥质岩类油气藏 [J].
董冬 ;
杨申镳 ;
项希勇 ;
刘洪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6)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