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考古角度对古居巢国的蠡测

被引:20
作者
王心源
何慧
钱玉春
陆应诚
高超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遥感考古工作站
[2] 巢湖市文物管理所
[3]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遥感考古工作站 安徽芜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安徽合肥 
[4] 安徽芜湖 
[5] 安徽巢湖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环境考古; 遗址; 古居巢国; 巢湖;
D O I
10.14182/j.cnki.1001-2443.2005.01.022
中图分类号
K875 [各种用品器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巢国(又称居巢)是殷周时期的重要方国之一.春秋战国时,它是吴、楚两国相互争夺的一个小国,先是归服于楚,后为吴所灭,汉朝后则鲜见典籍.后人在从历史文献考察这一古国的都城时,对它的消失始终有一些难解之谜.近年唐家嘴遗址的发现,重新引发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通过对唐家嘴遗址文化层含碳较高的中间层位14C测年,距今年代2090±130aBP.结合文化层考虑,大约终止在1800年前的这个遗址,似乎可以与历史记载赤乌二年(A.D.239年)发生的"陷巢州"相合.本文以历史文献为根据,以环境考古理论为指导,初步划定古居巢国都城的大体位置及其功能、规模与等级,探讨唐家嘴汉代遗址与古居巢国都城之间的关系,反思人类活动对巢湖环境变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