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肝脾的病理影响

被引:18
作者
徐成贺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关键词
肝脾病理; 肝实; 肝虚; 脾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文章对肝脾间的病理影响提出当分为肝实传脾、肝虚累脾、脾病及肝的观点来认识。肝实传脾,强调了实则传,虚则不传的观点。对肝之实证肝郁、肝气、肝火、肝阳、肝风、肝寒、肝经湿热、气滞挟饮挟痰挟瘀,认为当分为本气自郁、演变化邪、直中内生挟邪三类,皆可病实传脾。肝虚累脾,当分肝之体用。肝用不足为肝气虚、肝阳虚,肝体不足为肝血虚、肝阴虚。肝气虚则不能疏泄脾土,肝阳虚多累及脾阳,肝血虚不能母气多并有肝郁脾虚,肝阴虚累及脾胃之阴,且多肝阴虚火气有余并有胃火之象。脾病及肝,主要为“土壅木郁”及脾病生邪犯肝。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唐)王冰注解;孙国中;方向红点校;.学苑出版社.2004,
[2]  
备急千金要方.[M].(唐)孙思邈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3]  
《血证论》评释.[M].(清)唐容川著;裴正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4]  
金匮要略方论.[M].(汉)张机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