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被引:43
作者
杨小利
王劲松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试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试验室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季节性冻土; 最大冻结深度; 分布; 变化特征;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8.02.007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利用西北地区1961~2000年101个代表站的年冻土观测资料,采用EOF、REOF、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分布状况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多数地区平均最大冻深在0.5~2m之间,平均2m以上的只有在新疆的天山,青海东北部的祁连山区有零星分布。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整体最大冻深减小,上世纪90年代是近几十年来最大冻深最浅的时期,其中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是新疆;西北最大冻深的变化可分为五个敏感区:西北中部区、南疆区、北疆区、青藏高原区、西北东部区。各区最大冻深随时间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西北中部区、南疆区几乎呈直线下降,上世纪90年代的平均最大冻深均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了0.1m,北疆区和西北东部区呈小-大-小的抛物线型式变化,最大冻深的变幅相对较小,青海高原的最大冻深则表现出与其他区域相反的变化趋势,是一个由大-小-大的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比上世纪80年代平均最大冻深增加了0.57m。不同地区因其地形、土壤、控制的气候系统有所差异,变化周期有所差别,但其周期尺度基本相似。在影响冻土的因素中,干旱区以冬季气温较为显著,而半干旱半湿润区则以地温和封冻前的土壤水分的影响更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1961—2002年新疆季节冻土多年变化及突变分析
    王秋香
    李红军
    魏荣庆
    王晓梅
    [J]. 冰川冻土, 2005, (06) : 820 - 826
  • [2] 青海高原多年冻土对气候增暖的响应
    汪青春
    李林
    李栋梁
    秦宁生
    王振宇
    朱西德
    时兴合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5, (05) : 708 - 713
  • [3] 甘肃河西季节冻结深度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成因分析
    郭慧
    李栋梁
    张强
    陆登荣
    冯建英
    倾继祖
    汤懋苍
    沈志宝
    [J]. 冰川冻土, 2005, (04) : 503 - 508
  • [4]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和工程影响的响应分析
    吴青柏
    董献付
    刘永智
    [J]. 冰川冻土, 2005, (01) : 50 - 54
  • [5]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刘德祥
    董安祥
    邓振镛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 119 - 125
  • [6] 内蒙古东北部冻土分布与地温关系
    高春香
    苏立娟
    宋进华
    宫春宁
    王澄
    [J]. 内蒙古气象, 2004, (01) : 19 - 22
  • [7]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李栋梁
    魏丽
    蔡英
    张存杰
    冯建英
    杨青
    袁玉江
    董安祥
    [J]. 冰川冻土, 2003, (02) : 135 - 142
  • [8] 20世纪后期青藏高原积雪和冻土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高荣
    韦志刚
    董文杰
    王澄海
    钟海玲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3, (02) : 191 - 196
  • [9] 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年际变化的异常特征
    王澄海
    董文杰
    韦志刚
    [J]. 地理学报, 2001, (05) : 522 - 530
  • [10] 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研究40年进展和展望
    程国栋
    [J]. 冰川冻土, 1998, (03) : 21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