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全球变化压力下中国东部样带植被与农业生态系统格局的可能性变化
被引:40
作者:
彭少麟
赵平
任海
郑凤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全球变化;
中国东部样带;
生产力格局;
生活型谱结构;
农业生产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对热量梯度驱动下自然植被生态系统连续带的生产力变化进行模拟 ,对反映植被组成结构特征的生活型谱的变化 ,以及在全球变化平均温度可能增加的情况下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在这一样带中 ,从南到北地带性植被有北热带季节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模拟在温度增加 1℃的情况下生产力的变化 ;由南部的北热带季节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增加约 1%到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增加约 5 %~ 6 %,显示出生产力增加强度随纬度增大具一定相关关系。植被的物种结构变化比生产力变化缓慢得多。对样带的森林植被的生活型谱进行分析 ,表明其存在着 8种主要的生活谱结构类型。在平均温度增加的情况下 ,不同生活型谱结构的生态系统分布呈现向北扩展位移的趋势。在农业生态系统的格局中 ,在平均温度增加的情况下 ,南亚热带水稻三熟将不会季节太紧而有可能进行大面积三造生产。中亚热带双季稻连作一年三熟受低温影响减少。北亚热带一年二熟季节上有保证。暖温带许多地方能有二造收成。温带和寒温带的生产面积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总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