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经济法对策

被引:6
作者
倪雄飞
机构
[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经济法;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9.04.017
中图分类号
D92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直接融资适合于具有较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而众多劳动密集性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性质形成的信息不对称也难以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资的对象。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是市场缺陷造成的,政府干预是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方式,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在借助"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三元框架分析政府、与中小企业融资有关的社会中间层和中小企业的定位的基础上,应从经济法的主体角度进行相关的制度设计,探索长效机制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实践与立法完善 [J].
储敏 .
宁夏社会科学, 2007, (04) :14-19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 [J].
王刚 ;
董方军 ;
袁伦渠 .
生产力研究, 2007, (10) :130-132
[3]   政府与市场和谐互动关系之经济法构建研究——以社会中间层主体为路径 [J].
张占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3) :87-96
[4]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 [J].
王全兴 ;
管斌 .
中国法学, 2004, (01) :106-121
[5]   中小企业融资根本出路在何方 [J].
林毅夫 ;
李永军 .
科技创业月刊, 2004, (01) :21-22
[6]   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李志赟 .
经济研究, 2002, (06) :38-45+94
[7]   社会经济法散论 [J].
郑少华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1, (04) :74-82
[8]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李永军 .
经济研究, 2001, (01) :10-18+53
[9]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法论纲 [J].
史际春 ;
王先林 .
中国法学, 2000, (01) :31-40
[10]  
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王全兴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