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褐土不同亚类剖面及养分特征

被引:37
作者
王春明
包维楷
陈建中
孙辉
谢嘉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3] 成都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岷江上游; 干旱河谷; 褐土; 剖面特征; 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5.23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典型地段海拔梯度上褐土的 3种亚类土壤剖面及其养分特征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褐土粘化作用较弱 ,矿物风化程度低 ;土壤呈碱性 ,pH值为 7.0~ 9.0 ,富含碳酸钙的石灰性褐土达 8.0~ 9.0 ;土壤表层有机质w在 32 .5 5~ 72 .78g/kg,整个土壤剖面中全氮w0 .78~ 4 .0 0g/kg ,全磷w0 .33~ 0 .6 8g/kg ,全钾18.2 4~ 2 1.6 8g/kg .总的来说 ,褐土潜在肥力水平较高 ,但由于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 ,土壤潜在性肥力向有效性肥力转化的能力较差 ,致使土壤有效性肥力水平较低 .其中 ,土壤有效氮和有效钾w分别为 2 5 .5 7~ 2 4 4 .4 6g/kg和 6 78.2 4~14 5 3.6 5g/kg,同时由于土壤pH值和碳酸钙w较高 ,土壤中磷的固定较多 ,使得土壤有效磷w尤其偏低 ,为1.10~ 2 1.2 0 g/kg .干旱河谷高海拔地区的淋溶淀积型褐土的肥力水平高于中海拔地区的石灰性褐土 ,低海拔地区的燥褐土肥力水平最低 .土壤肥力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增 ,决定了干旱河谷植被恢复从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更容易进行 .表 3参 13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2]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M].张荣祖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3]  
四川森林生态研究.[M].李承彪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  
西藏土壤.[M].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