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PEG)处理对小麦萌发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李季平
古红梅
吴诗光
李杰刚
机构
[1] 周口师范学院
[2] 巩义市植保植检站 周口
[3] 周口
关键词
聚乙二醇(PEG); 小麦; 萌发种子; 生理生化反应;
D O I
10.15933/j.cnki.1004-3268.2002.06.001
中图分类号
S512.104.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PEG - 6 0 0 0处理小麦种子 ,可降低种子吸水萌发时的外渗电导率 ,其中以 2 0 %PEG (w/w)处理8h ,效果最为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明显升高 ,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 (O-2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明PEG处理小麦种子和机体内活性氧代谢水平的增强存在内在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PEG处理对大豆幼苗活力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J].
顾龚平 ;
吴国荣 ;
陆长梅 ;
周长芳 ;
左吉吉 ;
魏锦城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0, (02) :29-33
[2]   镉胁迫下小麦叶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积累 [J].
罗立新 ;
孙铁珩 ;
靳月华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5) :49-53
[3]   大豆萌发过程的活性氧代谢 [J].
傅爱根 ;
王爱国 ;
罗广华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7, (04) :32-38
[4]   钴离子抑制种子引发对绿豆抗旱性的诱导过程 [J].
廖祥儒 ;
孙群 .
种子, 1994, (03)
[5]   植物的超氧物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的定量关系 [J].
王爱国 ;
罗广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6) :55-57
[6]   燕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J].
李柏林 ;
梅慧生 .
植物生理学报, 1989, (01) :6-12
[7]   花生种子劣变过程中一些酶活性的变化 [J].
陈光仪 ;
傅家瑞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7, (02) :164-170
[8]   PEG处理种子的条件分析及其模拟 [J].
陈光仪 .
种子, 1986, (01) :1-5
[9]   SO2对作物叶片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J].
李瑞智 ;
黄林 .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3) :114-116
[10]  
种子生理[M]. 科学出版社 , 傅家瑞 编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