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磷脂酶A2及溴苯酰基溴化物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被引:1
作者
:
李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普外科
李玺
黎介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普外科
黎介寿
朱维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普外科
朱维铭
李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普外科
李宁
机构
:
[1]
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普外科
[2]
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研究所
来源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1998年
/ 01期
关键词
:
急性胰腺炎,磷脂酶A2,血小板激活因子,血栓素B2,疾病模型.动物;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332,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为探讨磷脂酶A2(PLA2)及其抑制剂溴苯酰基溴化物(BPB)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中的作用机理,采用切开十二指肠行胆胰管插管注入牛磺胆酸钠的方法诱导大鼠ANP,检测胰腺微循环血流量变化、血PLA2、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血栓素B2(TXB2)水平。进行基于光镜观察的组织学评分和腺泡细胞的超微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AP)组在诱导后胰腺血流立即剧烈下降,此后的3小时内轻度回升,3小时后持续下降至实验结束。随着病理改变持续加重,AP组血PLA2,PAF和TXB2水平持续升高。超微结构所见以粗面内质网扩张、酶原颗粒增加为特征。BPB治疗组的胰腺血流下降轻于AP组,与AP组相比较,其组织学评分表示的病理损害显著减轻,腺泡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较轻,酶原颗粒较少。BPB组的血PLA2,PAF和TXB2水平显著低于AP组。结果表明:PLA2在AN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应用PLA2抑制剂可能是治疗ANP的一个有效的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