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幼穗培养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被引:21
作者
王亚琴
段中岗
黄江康
梁承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 广东省科技厅
[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州
[4] 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幼穗; 组织培养; 高效再生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测试了不同基因型幼穗取材时期、消毒方式、4℃下处理时间、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条件等对水稻幼穗培养再生成株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籼稻的绿苗分化率在85%以上,成苗率115%左右;粳稻的绿苗分化率在90%以上,成苗率130%左右;粳型广亲和的绿苗分化率、成苗率分别达到85%和115%以上。由此建立了一套高效、可靠、重复性好的水稻组织培养再生系统,为水稻遗传转化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籼粳杂交水稻F1种子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建立 [J].
李一琨 ;
范云 ;
王金发 .
植物学通报, 1999, (04) :416-419
[2]   影响水稻幼穗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因素的研究 [J].
刘选明 ;
周朴华 .
生物工程学报, 1998, (03) :80-86
[3]   电子流注入对水稻幼穗组织培养直接分化成苗的影响 [J].
吴殿星 ;
夏英武 ;
舒庆尧 ;
谢嘉华 ;
叶阿宝 .
植物学通报, 1996, (04) :45-49
[4]   小麦幼穗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J].
李雪梅 ;
刘熔山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04) :255-260
[5]   籼型杂交稻幼穗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诱导附视频 [J].
韦鹏霄 ;
吴丹红 ;
李惠贤 .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1) :12-17
[6]   某些单子叶植物幼嫩花序培养中外植体的直接出芽 [J].
凌定厚 ;
陈梅芳 ;
陈琬瑛 ;
马镇荣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9, (04) :273-279+329
[7]   影响籼稻体细胞胚胎发生几个因素的研究 [J].
凌定厚 ;
吉田昌一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7, (01) :1-8
[8]  
农业高新技术论[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魏建昆主编, 1993
[9]   An improved technique for culture of rice panicles [J].
Lee, HJ ;
Seebauer, JR ;
Below, FE .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00, 60 (01) :55-60
[10]   MEASUREMENT OF ENDOGENOUS ABA LEVELS IN CHILLED SOMATIC EMBRYOS OF CARROT BY IMMUNOASSAY [J].
SPENCER, TM ;
KITTO, SL .
PLANT CELL REPORTS, 1988, 7 (05) :35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