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金属形态变化与岩土饱水性的关系

被引:1
作者
张光辉
聂振龙
费宇红
机构
[1] 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石家庄市,
关键词
毒性金属; 形态变化; 残余态; 非残余态; 岩土饱水性; 非饱和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本文以大量的实际资料为依据,阐述了毒性金属形态变化与岩土饱水性的关系,提出了在非饱和环境的岩土中.毒性金属以残余态为主要存在形式,而在饱水环境中.以非残余态为主,而且碳酸盐结合态、中等还原结合态和有机态结合含量均大于非饱和环境岩土中相应形态含量的观点。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治理Cd等毒性金属对环境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镉在包气带中的迁移与积累特征 [J].
张光辉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5, (02) :64-72
[2]   淤泥和土壤中Cd、Cu、Zn的结合形态研究 [J].
吴敦敖 ;
卢国富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1, (04) :9-13+47
[3]  
Effect of pH on chemical forms and plant availability of cadmium, zinc, and lead in polluted soils[J] . Xingfu Xian,Gholamhoss In Shokohifard.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198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