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困境的话语分析——以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在四川省Y村的推广为例

被引:10
作者
徐晓鹏
刘燕丽
时允昌
罗泮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现代农业技术; 话语;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3.01.003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文章从水稻强化栽培体系在四川省Y村推广初期取得良好效果之后未能得到可持续应用的现象出发,以SRI为例分析了导致新型现代农业技术话语弱化的因素及其对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发现,推广主体权力的弱化和农户对知识体系的模糊性认识导致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无法建构起有效的话语,而农民在考虑到技术"比较效益"之后选择的外出务工和"消遣经济"的道路,则进一步弱化了新型现代农业技术话语,同时,也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严重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农民:城市和市场的“雇佣工”——现代农业技术对农民的控制作用研究 [J].
徐晓鹏 ;
郭慧君 ;
罗泮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118-120
[2]   中国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苏素 ;
宋云河 .
技术经济, 2010, (12) :107-112
[3]  
我国贫富差距正逼近容忍红线.[J]..理论参考.2010, 07
[4]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的创新及其在简阳市东溪镇的应用效果 [J].
袁勇 ;
王永学 ;
鄢举刚 .
四川农业科技, 2009, (02) :42-43
[5]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J].吕世华;曾祥忠;任光俊;张福锁;.四川农业科技.2009, 02
[6]   用科学眼光认识水稻“大三围”栽培技术 [J].
黄华 ;
张华 .
四川农业科技, 2009, (02) :36-37
[7]   略论福柯的知识观 [J].
刘亚斌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52-56
[8]   社会动员:能力与方向 [J].
邓万春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65-72
[9]   建国以来社会动员制度的变迁 [J].
夏少琼 .
唯实, 2006, (02) :12-14
[10]   化肥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方法探讨 [J].
哈丽丹·买买提 ;
阿不利米提 .
新疆农业科学, 2005, (S1) :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