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团分类监管探析——从“主体-行为”与“虚拟-现实”双维度视角

被引:4
作者
张欧阳 [1 ]
庞达 [2 ,3 ]
机构
[1]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2]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术理论研究部
[3]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关键词
网络社团; 分类监管; 民主发展; 制度革新; 沟通机制;
D O I
10.16524/j.45-1002.2016.05.025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网络社团已经成为人们自发行使结社权、进行公益活动或维权行为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传统社团及公民组织在信息时代的表现形式,网络社团深化和拓展了公民权利的真实性。但是由于网络技术自身的特点,依托于其上的网络社团很难按照传统社团的方式去进行监管。文章试图以"主体—行为""虚拟—现实"两个维度为基准,对网络社团进行细致分类,从而为网络社团的精细化监管提出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网络社团参与:问题及治理 [J].
房正宏 ;
邹县芳 .
电子政务, 2014, (07) :27-33
[2]   网络社团研究述评与展望 [J].
周光俊 ;
龙太江 .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4, 27 (04) :48-52
[4]   网络社团改革与社会治理体系 [J].
王国伟 .
重庆社会科学, 2014, (02) :46-50
[5]   网络社团的非制度化生存及其规制 [J].
陶鹏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1 (05) :31-35
[6]   网络社团合法性困境的法律分析 [J].
徐永涛 ;
郭勇 .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4) :103-107
[8]   深圳试水社团无主管登记 [J].
钱昊平 .
商周刊, 2010, (03)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