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24
作者
柴锡庆
苏安英
曾瑞红
张永红
温进坤
机构
[1] 河北省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 河北医科大学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炎性因子C -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在动脉粥样硬化 (A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维生素D3 加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动态观察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与实验前比较大鼠血清中CRP水平呈进行性升高 ,在实验 8天、 16天和 2 4天之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2 )第 8天血清IL - 6水平与实验前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16天、 2 4天时的IL - 6水平与实验前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第 2 4天时大鼠IL - 6水平是实验前的 2 6倍。 (3)血浆ox-LDL的含量在第 16天与实验前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4)CRP与IL - 6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相关 ,(r=0 994 ,P <0 0 0 1) ;IL - 6与ox-LDL之间有显著性相关 (r=0 912 ,P <0 0 5 )。结论 CRP、IL - 6和ox -LDL水平的升高贯穿于AS发生发展的始终 ,3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而且与AS的形态学变化相一致。提示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于判断AS的病变程度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92 / 79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C-reactive protein induces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to synthesize tissue factor. Cermak J,Key NS,Bach RR,et al. Blood . 1993
[2]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impaired endothelial vasore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tephan F,Gunter R,Walter DH,et al. Circulation . 2000
[3]  
Circulating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for vascular risk prediction. Shah PK. Circulation . 2000
[4]  
Expression of angiotensin Ⅱ and interleukin - 6 in huma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inflammation and plaque instability. Schieffer B,Schieffer E,Hilfiker- kleiner D,et al. Circulation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