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担保权编的立法模式研究

被引:10
作者
马俊驹
邵和平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 担保权; 统一; 立法模式; 财产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法律界一般认为,物的担保属于担保物权,但学界仍有争议。从物权基本构造观察,物的担保并无支配性;从物权的客体、效力和救济途径分析,其与物权有诸多不适;将权利纳入物权客体,更使物权理论难以自洽。现行担保制度一分为二,增加了法律适用冲突。担保实践中"重物保,轻人保"的现象普遍,非典型担保难以得到法律的肯认,客观上阻滞了我国信用经济的发展。担保权有独立成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且域外担保法改革确有先例,国际贸易不同法域的担保规则也有融合趋势。担保权编与民法典各分编平行,符合法典编纂的形式逻辑。担保权编按照财产利益类型加以构造,有助于民法典财产权总则的抽象构建,更有利于激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类担保交易。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8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 [1] .[M].程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理解与运用.[M].杨立新.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 [4] 民法总论.[M].梁慧星; 著.法律出版社.2015,
  • [5] 中国担保制度与担保方法.[M].曹士兵.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 [6] 外国民商法精要.[M].谢怀栻.法律出版社.2014,
  • [7] 物权担保新制度新问题理解与适用.[M].高圣平; 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
  • [8] 论物上负担制度.[M].张凇纶; 著.法律出版社.2012,
  • [9] 物权.[M].崔建远;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 [10] 法国担保法改革.[M].李世刚; 著.法律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