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及其毗连东海水域蓝细菌的分布和细胞特性及其环境调节

被引:37
作者
宁修仁
D.沃洛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 国家科研中心海洋生物实验室
关键词
冲淡水; 营养盐; 细胞密度; 藻红蛋白; 藻类色素; 蓝细菌; 长江口; 扬子江口; 细胞特性; 环境调节; 东海; 领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6年1月和7月,作者在长江口及冲淡水区对海洋蓝细菌Synechococcusspp.的密度分布,细胞特性及其与环境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细胞密度低(平均约10~3cell/cm3),活性也低。夏季细胞密度要比冬季高1至2个数量级。高值区出现在离长江口门向东大约100km的带状区,在该区细胞密度峰值(2×10~5cell/cm3)的出现是由于富营养盐的长江冲淡水,随着悬浮物质的沉降(临界值为2—3mg/dm3),光的利用率增加的结果。流动细胞仪测定结果表明,细胞密度最大区,平均细胞体积最小,这与种群生长速率高有关;细胞藻红蛋白的含量受光的利用率和无机氮的浓度所调节。
引用
收藏
页码:552 / 5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Importance of picocyanobacteria biomass (unicellular, blue-green algae) in the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of the coastal waters off Japan[J] . M. Takahashi,K. Kikuchi,Y. Hara.Marine Biology . 1985 (1)
  • [2] Contribution of Synechococcus spp. to size-fractioned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ree water masses in the Northwest Atlantic Ocean[J] . H. E. Glover,L. Campbell,B. B. Prézelin.Marine Biology . 198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