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法治中国”战略的制度逻辑与构建

被引:5
作者
汤晓江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
关键词
良法善治; 实质性建构; 人心之治; 辩证司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治的过程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要从宏观上也要从微观上进行把握和构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宪法权威。法治最为重要的目标是良法善治,其次才是规则体系之治,得到社会多数人的遵守。法治建构是实质性建构和形式合理性的统一。但目前学术界乃至实务界比较侧重于形式上建构的讨论、研究,实质性建构还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实质性建构和形式合理性相结合达到良法善治的目标需要一种法治的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即法治的深入人心。在法治文化的发展中,司法运行机制理性建设是关键环节,会对整个法治发展起到牵引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们应对转型期各种挑战的必然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奋力建设法治中国 [J].
袁曙宏 .
求是, 2013, (06) :38-40
[2]  
国家治理现代化[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江必新, 2014
[3]  
风险社会立法机制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何跃军, 2013
[4]  
当前纠纷解决理论法哲学基础的反思与超越[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刘文会, 2013
[5]  
狱与讼[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胡旭晟, 2012
[6]  
法制现代化与法治政府[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马怀德, 2010
[7]  
乡土中国[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著, 2006
[8]  
法理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英)韦恩·莫里森(WayneMorrison)著, 2003
[9]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 习近平. 人民日报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