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降纤靶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13
作者
王戈鹰
吴芳龄
江林
陈斐
何育生
陈玉辉
张天宇
黄冬雅
机构
[1]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巴曲酶; 脑梗死; 降纤治疗; 靶水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动态监测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以探讨降纤治疗的靶水平。方法分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巴曲酶常规剂量(10BU、5BU、5BU,隔日静脉注射)组20例和大剂量(10BU、10BU、5BU、5BU,隔日静脉注射)组30例进行治疗和观察,基础治疗相同。用药前、第1次用药后8~12h,及以后每次用药前4~6h检测血凝常规,发病第2~3周复查头颅CT或MRI,3个月时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第1次用药后12hFib明显下降,第2次用药前迅速回升,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Fib水平(40~69)mg/dl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或凝血酶原时间(PT)较Fib水平>130mg/dl组延长(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的Fib处于(40~130)mg/dl水平,其能否作为降纤治疗的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个体化调整巴曲酶剂量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周联生 ;
何清 ;
周吴 ;
葛许华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5, (02) :146-148
[2]   纤维蛋白原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J].
吕波 .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3, (05) :500-501+508
[3]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再评价——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J].
全国降纤酶临床再评价研究协作组 ;
刘秀琴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0, (05) :6-10
[4]   蛇毒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J].
杨靖华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6, (03) :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