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量秸秆覆盖对春玉米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蔡太义 [1 ,2 ]
张合兵 [1 ]
黄会娟 [3 ]
黄耀威 [4 ]
刘昌华 [1 ]
贾志宽 [2 ]
杨宝平 [2 ]
黄艳丽 [1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3]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4] 河南省农业厅
关键词
秸秆覆盖量; 光合生理; 春玉米; 产量; 渭北旱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量秸秆覆盖对春玉米全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机理,2007—2009年在陕西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农试验站,以传统耕作为对照(CK),设置玉米秸秆覆盖量分别为4500(S1)、9000(S2)、13500kg.hm-(2S3)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各覆盖量处理春玉米叶片群体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在2008和2009年均表现出协同变化趋势,随覆盖量的递增,Pn、Tr、GS、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瞬时)、PSⅡ潜在活性(Fv/F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萃灭系数(qP)呈依次升高趋势,其中,S1和CK处理的Pn在2008—2009年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拔节期;S2和S3处理则表现为"双峰型"曲线变化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拔节期和孕穗期,且前者高于后者。S1、S2和S3处理2008年籽粒产量较CK分别显著增产7.65%、16.19%和17.84%(P<0.05)。2009年各处理籽粒产量增长趋势和2008年一致,但增幅整体低于2008年,统计分析表明,S3处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整体优于S2,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不同量秸秆覆盖措施均能通过改善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达到增产目的,但从有利于生产实际及提高经济效益来看,渭北旱塬乃至其他同类生态区(春玉米生育期降水量低于390mm)进行玉米整株秸秆覆盖时推荐选择9000kg.hm-2的覆盖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128 / 21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不同量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蔡太义 ;
黄会娟 ;
黄耀威 ;
路文涛 ;
贾志宽 ;
杨宝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6) :964-974
[2]   小麦和玉米叶片光合-蒸腾日变化耦合机理 [J].
赵风华 ;
王秋凤 ;
王建林 ;
王吉顺 ;
欧阳竹 ;
于贵瑞 .
生态学报, 2011, 31 (24) :7526-7532
[3]   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解文艳 ;
樊贵盛 ;
周怀平 ;
关春林 ;
杨振兴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11) :60-67
[4]   限量灌溉对冬小麦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J].
燕辉 ;
胡笑涛 ;
姚付启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11) :49-54
[5]   复水前后冬小麦光合生理特征对保水剂用量的响应 [J].
杨永辉 ;
吴普特 ;
武继承 ;
赵西宁 ;
黄占斌 ;
何方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07) :116-123
[6]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春玉米田蓄水保墒及节水效益的影响 [J].
蔡太义 ;
贾志宽 ;
黄耀威 ;
黄会娟 ;
孟蕾 ;
杨宝平 ;
李涵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S1) (S1) :238-243
[7]   渭北旱塬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J].
蔡太义 ;
贾志宽 ;
孟蕾 ;
郭芳倩 ;
杨宝平 ;
黄耀威 ;
任小龙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3) :43-48
[8]   秸秆不同还田量对宁南旱区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高飞 ;
贾志宽 ;
路文涛 ;
韩清芳 ;
杨宝平 ;
侯贤清 .
生态学报, 2011, 31 (03) :777-783
[9]   干旱胁迫对玉米苗期植株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J].
张仁和 ;
薛吉全 ;
浦军 ;
赵兵 ;
张兴华 ;
郑友军 ;
卜令铎 .
作物学报, 2011, 37 (03) :521-528
[10]   秸秆覆盖农田的小气候特征和增产机理研究 [J].
方文松 ;
朱自玺 ;
刘荣花 ;
马志红 ;
师丽魁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6) :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