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抚州市为例

被引:5
作者
李智强
吴诗嫚
机构
[1] 东华理工大学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抚州市;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11.04.001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X22 [环境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土地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基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对于保证整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足迹将人类消耗加以量化,并和区域土地的承载力进行对比,来判断研究区域的土地是否处于可持续利用状况。为了全面分析抚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本文运用改进的"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模型,针对抚州市的具体情况,对抚州市生态足迹进行计量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缓解抚州市生态赤字的措施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我国生态足迹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 张宇鹏.吉林大学. 2010
  • [2] 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改进与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谢鸿宇等, 2008
  • [3]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Linares, AC
    Falfán, ISL
    García, JM
    Guerrero, AIS
    Guerrero, C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03) : 375 -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