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31井白垩系油气成因与运移方向

被引:20
作者
陈世加
展燕
路俊刚
陆林超
陈雪
王熠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
关键词
油气成因; 成藏模式; 白垩系; 石南31井; 陆西地区;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石南31井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石西油田之北,是继石南21井侏罗系头屯河组油藏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储层层位为白垩系清水河组,油气藏气油比高,油质轻,但与生物降解的黑油伴生。文章采用全烃地球化学方法确定油气来源,指出石南31井白垩系储层油气来自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乌尔禾组源岩。阐明了石南31井白垩系与南面石西油田石炭系和侏罗系的油气成因关系,建立了石南31井白垩系的油气运移成藏模式,指出石西与石南31井过渡区可捕获由南向北运移的油气,是近期主要的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生物标记化合物指南[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K.E彼得斯(K.E.Peters),(美)J.M.莫尔多万(J.M.Moldowan)著, 1995
[2]  
Origin and occurrence of 25-norhopanes: a statistical study. Blanc P,Connan J.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2
[3]  
Migration induced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oils and condensates of a single field. Curiale J A,Bromley B W.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6
[4]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原油成熟度的多参数综合评价 [J].
倪春华 ;
包建平 ;
梁世友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9, (04) :399-402+408
[5]  
中国天然气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戴金星, 1992
[6]   Migration induced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oils and condensates of a single field [J].
Curiale, JA ;
Bromley, BW .
ORGANIC GEOCHEMISTRY, 1996, 24 (12) :1097-1113
[7]   准噶尔盆地腹部马桥凸起侏罗系油源分析 [J].
王绪龙,刘得光 .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01) :33-37+91-92
[8]   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北缘斜坡区原油成因分析 [J].
王绪龙 ;
康素芳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2) :32-36+93-94
[9]   生物降解作用对芳烃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影响研究 [J].
倪春华 ;
包建平 ;
顾忆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4) :386-389
[10]   天然气分步捕获原理及在成藏研究中的作用 [J].
陈世加 ;
付晓文 ;
沈昭国 ;
林峰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5)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