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技术和油气勘探的突破——以塔里木盆地勘探为例

被引:11
作者
顾家裕
张光亚
李小地
李明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油气系统; 储层; 岩溶; 相干体; 断层相关褶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满加尔油气系统和库车油气系统。满加尔油气系统中油气勘探的关键是了解储层的发育、风化壳和裂缝的分布规律。库车油气系统中下第三系盐的塑性流动、地层的强烈变形和高陡的构造形态给勘探带来巨大的困难。轮南是满加尔油气系统中油气富集区之一 ,勘探实践证明地震、测井储层评价、裂缝分布数值模拟、产能测试、综合地质分析等多学科联合应用 ,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勘探是十分有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轮南中部和西部地区是最有利的勘探地区。在库车油气系统中 ,对于具有地表山地、巨大地应力、厚层盐分布的高陡构造带 ,通过应用平衡剖面技术、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先进的地震采集、处理、成像和解释 ,快速钻过巨厚盐层钻井技术 ,建立符合实际的地质构造模型 ,实现了油气勘探的突破 ,发现了克拉 2大型气田。上述两个地区的实践表明 ,新理论和先进的技术能带来油气勘探的重大成功。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7 +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模式 [J].
顾家裕 .
古地理学报, 1999, (01) :54-60
[2]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贾承造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3]  
测井地质及油气评价新技术.[M].李国平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