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植物电信号的传递及其应用

被引:2
作者
崔乃明
郑富华
机构
[1] 临朐二中
[2] 临朐县暖水河初中
关键词
捕蝇草; 传递信息; 球根花卉; 植物电信号; 含羞草; 清热解毒药; 电波传递; 动作电位; 植物体; 合欢树; 维管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7 [植物生物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正>电活动是植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内在体现.早在19世纪中叶,原苏联科学家恩·列瓦科夫斯基就用实验的方法检测到含羞草、捕蝇草等植物的体内有电流产生,证实了植物电的客观存在.以后,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植物电活动的规律.杰克逊·博斯通过测定含羞草因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解开了含羞草的感夜运动之谜.英国伦敦大学的布东·桑德逊在捕蝇草的叶面上记录到了清晰而精确的电脉冲,他认为,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局部灼伤水田芥引起的电波传递以维管系统为主要通道 [J].
袁明 .
植物生理学报, 1995, (04) :373-385
[2]   植物体内的电信号传递 [J].
卢善发 .
植物杂志, 1995, (04) :10-11
[3]   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中物质的运输与信息的传递(一) [J].
娄成后 .
生物学通报, 1991, (11)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