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机理研究

被引:39
作者
姚克敏
储长树
杨亚新
孙瑞兰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
关键词
雄性不育系; 育性转换; 温光当量; 临界温度; 临界日长; 育性波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是由抽穗前5至15—20天的光温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育期内育性表现为一偏向高温(长日)的单峰型曲线,其数量关系可由结实率量化模型表达。温敏型不育系的育性变化由温度主控,光敏型不育系的育性在日长大于最适日长时由日长主控,短于最适日长时由温度主控,光温敏型不育系的育性由温光条件共同作用。温光当量可作为比较温度和日长对育性影响大小的具体量值。育性转换是一个可逆连续过程,其恢复和降低的程度取决于日长和温度变化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根据育性转换机理和光温条件的时空变化规律,育性转换期也具有显著的气候学特征。温敏型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期波动大,只有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幅度较大的不育系才可能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光(温)敏型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期波动较小,只要育性转换临界日长较长,最适日长较短,就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