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铜矿尾矿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植被重建的影响

被引:39
作者
孙庆业
刘付程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铜陵,铜矿尾矿,土壤理化性质,植被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3.2 [对生物的危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铜陵不同弃置堆放时间的铜矿尾矿的理化性质及植被定居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堆放时间的推移,表层尾矿的稳定性增加,基质结构改善,持水肥能力提高,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及水溶性盐类含量上升,pH值降低,有的甚至出现酸化现象。铜矿尾矿的植被定居状况与其堆放时间及理化性质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铜的Cu(DDTC)2一次萃取分光光度测定
    陈世勇,印天寿
    [J]. 土壤肥料, 1996, (02) : 38 - 42
  • [2] 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劳家柽主编;.农业出版社.1988,
  • [3] 工业废弃地上的植物定居.[M].[英]格默尔(Gemmell;R·P·) 著;倪彭年;李玲英 译.科学出版社.1987,
  • [4] 土壤理化分析.[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