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鲍肌肉萎缩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16
作者
王江勇 [1 ]
孙秀秀 [1 ,2 ]
王瑞旋 [1 ]
苏友禄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 华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杂色鲍; 肌肉萎缩症; 哈维氏弧菌; 生理生化; 16SrDNA; 系统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4.4 [各种海水贝类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近几年中国南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Reeve)养殖场频繁爆发严重的肌肉萎缩症,该病能感染各种规格杂色鲍,死亡率很高。病鲍症状主要表现为外套膜和内脏团萎缩、无生气,附着力下降,最终死亡。该试验从病鲍组织分离到1株优势菌WS,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对健康杂色鲍有很强致病性,且与自然发病的杂色鲍症状相同。对菌株WS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最为接近。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1对通用引物扩增其16S rDNA序列片断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对比,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WS与弧菌属的V.harveyi[AY750577]聚为1个分支,且同源性达99.70%。综合上述3种鉴定结果,确定该菌为哈维氏弧菌。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杂色鲍肌肉萎缩症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J].
孙秀秀 ;
苏友禄 ;
冯娟 ;
郭志勋 ;
王江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3) :1098-1101
[2]   皱纹盘鲍“足萎缩症”幼鲍超微结构研究 [J].
于金海 ;
王品虹 ;
李春艳 ;
徐高蓉 ;
常亚青 .
海洋环境科学, 2007, (05) :461-465
[3]   杂色鲍与九孔鲍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J].
苏天凤 .
南方水产, 2006, (02) :64-67
[4]   致病性哈维氏弧菌溶血素基因克隆及其检测 [J].
陈吉祥 ;
杨慧 ;
颜显辉 ;
钟英斌 ;
张晓华 ;
李筠 .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5) :580-587
[5]   皱纹盘鲍对河流弧菌-Ⅱ苗免疫的研究 [J].
李太武 ;
丁明进 ;
相建海 ;
刘瑞玉 .
海洋与湖沼, 1997, (01) :27-32
[6]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东秀珠, 2001
[7]  
Isolation of a fungus from shell lesions of New Zealand abalone, Haliotis iris Martyn and H. australis Gmelin[J] . Carolyn S. Friedman,Roseanne Grindley,Jonathan A. Keogh.Molluscan Research . 1997 (2)
[8]  
Vibrio carchariae causes mass mortalities in Japanese abalone Sulculus diversicolor supratexta .2 Nishimori,E.,Hasegawa,O.,Numata,T.,Wakabayashi,H. Fish Pathology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