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剂型的研究方向及应用

被引:5
作者
高春梅
娄子恒
王明芝
张引
机构
[1] 吉林人参研究院
关键词
中药剂型; 缓释技术; 控释技术; 靶向技术;
D O I
10.19403/j.cnki.1671-1521.2006.04.009
中图分类号
R283 [中药炮制、制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和发展极为迅速,随着制药工业和新药开发的不断进展,我国中药制剂水平已从传统经验型逐步上升到科学制药水平,现代制药设备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应用,使一批现代中药新剂型显现。相同的中药方剂,由于配制剂型的不同,服后产生的药效、持续时间、作用特点都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如果使用途径不同,甚至还会出现相反的作用,如天花粉口服剂清热化痰,注射剂仅可用于中期妊娠死胎引产。古人认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充分肯定了选择剂型对发挥疗效的重要作用。即使同为丸剂,临床应用中选择水丸取其易化,蜜丸取其缓化,糊丸取其迟化,蜡丸取其难化。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剂型与疗效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正确选取中药制剂,以增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药颗粒剂的生产现状及展望 [J].
李诗梅 ;
韩华 ;
崔晓萍 ;
王斌 .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1998, (03) :7-8
[2]   关于中药剂型的研究及发展 [J].
章臣桂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8, (01) :9-12
[3]   中草药剂型改进与质量控制 [J].
谢培山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8, (01) :4-8
[4]   中药新药开发回顾与分析 [J].
陈奇,周丽娟 ;
杨甲禄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7, (01)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