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开垦时间对岩溶山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周传艳 [1 ]
陈训 [2 ]
周国逸 [3 ]
闫俊华 [3 ]
机构
[1] 贵州省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2] 贵州科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关键词
岩溶山区; 土地利用; 开垦时间; 土壤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集贵州普定典型岩溶山区7种土地利用方式和3个不同开垦时间(27 a、39 a、48 a)的0~10 cm、10~20 cm、20~40 cm土壤样品,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结果显示,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累积量较多,玉米黄豆地含量最少.林地土壤0~10 cm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分别比玉米黄豆地高271.0%、317.7%、246.1%.林地和撂荒地对土壤养分循环较为有利.林地开垦为农业用地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明显下降,全磷、有效磷、全钾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有效钾含量增多.开垦39 a的0~10 cm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含量高于开垦27 a和48 a土壤的含量,碱解氮低于开垦27 a和48 a土壤的含量;开垦27 a的土壤全钾含量高于开垦39 a和48 a土壤的含量.开垦时间长或短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未表现特殊规律性,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张伟 ;
陈洪松 ;
王克林 ;
苏以荣 ;
张继光 ;
易爱军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09) :1828-1835
[2]   新疆玛河流域绿洲农田开垦后土壤环境演变分析 [J].
张凤华 ;
潘旭东 ;
李玉义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2) :331-336
[3]   天山北坡绿洲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J].
罗格平 ;
许文强 ;
陈曦 .
地理学报, 2005, (05) :779-790
[4]   皇甫川流域不同尺度景观分异下的土壤性状 [J].
赵海霞 ;
李波 ;
刘颖慧 ;
张新时 .
生态学报, 2005, (08) :2010-2018
[5]   黔中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异特征 [J].
涂成龙 ;
林昌虎 ;
何腾兵 ;
陆晓辉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6) :22-25+89
[6]   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表生植被某些特性变异与石漠化的相关性 [J].
李阳兵 ;
谢德体 ;
魏朝富 .
土壤学报, 2004, (02) :196-202
[7]   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 [J].
曹建华 ;
袁道先 ;
潘根兴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37-44
[8]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J].
王世杰 .
中国岩溶, 2002, (02) :31-35
[9]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转变与碳循环 [J].
周广胜 ;
王玉辉 ;
蒋延玲 ;
杨利民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02) :250-254
[10]   全球碳循环中的失汇及其形成原因 [J].
王效科 ;
白艳莹 ;
欧阳志云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2, (01) :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