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12
作者
于国慧
宋文琪
甄景慧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病原菌; 耐药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群分布、菌型变迁,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儿童的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分型,药敏试验按K-B法测定。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订的规则及标准进行判别。结果:从313例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患儿粪便中共检出病原菌4种99株,总检出率为31.63%。以志贺氏菌属阳性检出率最高,共35株,占35.35%。其次为沙门氏菌属,34例,占34.34%。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最低,共2株,占2.02%。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8例,占28.29%。霍乱弧菌未检出。志贺氏菌属以D群宋内氏志贺氏菌检出率最高,占60.00%,共21株。B群共检出12株,其中福氏志贺氏菌4株,福氏2 a(F2 a)5株,福氏志贺氏Ⅰ型1株、Ⅱ型1株、Ⅳ型1株,分别占11.43%、14.28%、2.86%、2.86%和2.86%。检出A群志贺氏痢疾杆菌2株,占5.71%。沙门氏菌属中检出沙门O9群22株,占64.71%,其中以都伯林沙门菌最多,共20株,占58.82%。O4群11株,占32.35%,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7株,占20.59%。阿贡纳沙门氏菌1株,德比沙门氏菌1株,各占2.94%。沙门O7群1株,占2.94%。6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WBC≥15/HP,RBC≥1/HP)合并轮状病毒感染,其中2例做了细菌培养,1例为宋内氏志贺氏菌,1例为都伯林沙门氏菌。耐药分析:志贺氏菌对过去常用的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的耐药率分别为91.43%和85.71%,对头孢三代和喹诺酮类药的耐药率分别为25.71%和17.14%。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的耐药率为50.00%和12.50%,明显好于志贺氏菌,对头孢三代和喹诺酮类药的耐药率分别为12.12%和8.82%,对氯霉素耐药率18.75%。结论:北京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主要是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菌群分布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其特点。多元耐药以志贺氏菌明显。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肠炎增多。部分患儿合并轮状病毒感染。
引用
收藏
页码:2506 / 250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上海市闵行区2003~2006年痢疾病原菌菌型分布及变迁分析 [J].
骆玲飞 ;
王小光 ;
刘继倩 .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08) :1564-1565
[2]   甘肃省宋内氏志贺氏菌的监测分析 [J].
张广业 ;
汪鹏 ;
许亚宁 ;
于德山 .
卫生职业教育, 2008, (08) :127-128
[3]   小儿细菌性痢疾福氏志贺氏菌感染66例药敏分析 [J].
黄嘉乔 ;
孙正纤 ;
刘艳 .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01) :193-194
[4]   219株细菌性痢疾菌株菌型和耐药性分析 [J].
谈忠鸣 ;
顾玲 .
江苏预防医学, 2006, (02) :16-17
[5]   天津地区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分析 [J].
高倩 .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6, (03) :244-246+288
[6]   154例小儿细菌性痢疾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变化 [J].
汤文红 .
实用预防医学, 2005, (06) :1313-1314
[7]   福州市儿童腹泻病原菌分析 [J].
郑宗富 ;
郭维植 ;
黄心宏 ;
徐海滨 ;
林杰 .
海南医学, 2005, (11) :120-121
[8]   儿童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王春新 ;
谢国强 ;
赵琪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 (04) :252-254
[9]   婴幼儿致泻菌变迁动向及耐药分析 [J].
施志欣 ;
袁恩武 ;
王玉梅 .
医药论坛杂志, 2005, (01) :50-52
[10]   西安市急性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J].
张芳 ;
张阿峰 ;
肖红 ;
邓勇 ;
范生 .
实用预防医学, 2001, (04) :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