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对内毒素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为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化、逆转录PCR(RT-PCR)及细胞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失血性休克条件下低剂量内毒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以及大鼠肝、肺、肾组织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的表达。结果输入脂多糖(LPS)后,失血性休克(HS)+LPS组家兔血压持续显著下降,血浆乳酸、β葡萄糖醛酸酶水平显著升高,与单纯LPS或HS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休克后24小时,HS+LPS组动物全部死亡,而其余两组动物存活;RT-PCR结果显示,休克及复苏后,大鼠肝、肺、肾组织内LBPmRNA表达相继增多;细胞原位杂交结果表明,休克及复苏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CD14mRNA表达也明显增加。结论失血性休克能增敏内毒素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休克上调LBP/CD14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