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团在政治参与中的功能分析:公共职能与利益代表职能

被引:1
作者
梁丽萍
杨战斌
机构
[1]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社团; 公共职能; 利益代表职能;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18.02.012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经济社团在内的民间社会组织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经济社团在政治参与中展现出双重特性,与政府形成了法团主义式的架构。经济社团既体现出公共职能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利益代表的功能。随着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推进,经济社团公共职能与利益代表职能都逐步增强,在政治参与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M].郁建兴; 江华; 周俊;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4]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多元化的制度成因分析 [J].
周俊 .
政治学研究, 2014, (05) :83-94
[5]   亚洲政治发展比较研究的理论性发现 [J].
房宁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2) :62-78+205
[7]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 [J].
李友梅 ;
肖瑛 ;
黄晓春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125-139+207
[8]   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 [J].
吴建平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1) :174-198+245
[9]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 [J].
俞可平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06) :14-22
[10]   比较视角下中国合作主义的发展:以经济社团为例 [J].
马秋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2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