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赤霉病地域分布的气候分区

被引:18
作者
赵圣菊
姚彩文
霍治国
机构
[1]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2] 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地域分布; 气候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项研究得出:暖雨曰≥2天的年出现频率≥6.25%、≥62.5%,暖雨日≥6天的年出现频率≥150%、≥25%,暖雨日≥2天的年出现频率≥31.25%等敏感指标;並以此分析了我国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界线、常发界线、极重病界线、重病界线、次偶发界线;将我国小麦赤霉病的地域分布划分为赤霉病发生气候带(Ⅰ)和赤霉病不发生气候带(Ⅱ)。Ⅰ带又分为四个气候亚带,即冬小麦赤霉病常发气候亚带(IA);冬小麦赤霉病偶发气侯亚带(IB);春小麦赤霉病常发气候亚带(IC);春小麦赤霉病偶发气候亚带(ID)。並将四个气候亚带划分为10个气候区,即冬小麦赤霉病极重病气候区(IA1)、重病气候区(IA2)、中等病气候区(IA3)、偶发气候区(IB1)、次偶发气候区(IB2);春小麦赤霉病极重病气候区(IC1)、重病气候区(IC2)、中等病气候区(IC3);偶发气候区(ID1)、次偶发气候区(ID2),该研究结果客观的揭示了赤霉病的地域分布规律,可为做好区域性长期预报奠定科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黑龙江省小麦赤霉病流行规律与予测方法研究
    刘惕若
    郑莲枝
    孙淑琴
    王庭厚
    李国银
    蔺贵增
    许长奉
    [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84, (01) : 1 - 13
  • [2] 湖北省小麦赤霉病流行的统计学模式及长期预报方法的研究
    湖北省小麦赤霉病长期预报协作组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1) : 71 - 77
  • [3]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 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