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意向性理论的当代发展
被引:1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新民
刘占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哲学所
刘占峰
机构
:
[1]
华中师范大学哲学所
[2]
海军工程大学政治部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来源
:
哲学动态
|
2004年
/ 08期
关键词
:
意向性;
自然化;
本质特征;
心灵哲学;
心理内容;
对象;
心理现象;
命题态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
040201 ;
摘要
:
<正> 意向性是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的本质结构的重要一维。就其功能作用来说,它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得以可能的条件和枢纽,是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人们相互理解、解释、预言和社会联系得以可能的主要根据,也是行为评价的重要参照系。梅尔(B.F.Malle)等人指出:“意向性是一种具有从概念的到人际间的乃至社会的等多种功能的工具;而且它还是涉及知觉、解释、相互影响等广泛应用领域的工具。近年来,由于意向性被看作是揭开心理内在奥秘、解决语言的本质和意义等问题的一个枢纽,对人工智能、计算机科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Semantics, Wisconsin style[J] . J. A. Fodor.Synthese . 1984 (3)
←
1
→
共 1 条
[1]
Semantics, Wisconsin style[J] . J. A. Fodor.Synthese . 1984 (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