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3
作者
吴有正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皖南山区; 农业学大寨; 经济; 大炼钢铁; 风化物; 浅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 徽州地区; 文化大革命; 十年内乱; 水土流失面积; 水阳江; 八十年代; 防治对策;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1988.01.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山区,开发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耕作粗放,管理不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农业环境质量最差,生态平衡失调最突出的地区。解放初期,经7—8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自1958年开始,经“大炼钢铁”、“十年内乱”和“农业学大寨”等一系列破坏,原有的治理成效丧失殆尽,新的水土流失急剧扩展,对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巨大损失。今后防治的对策,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制定稳定的政策;其次是克服经济社会中种种限制因素,切实帮助山区人民解决实际困难;第三是采用正确的治理方法和各项技术措施,普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55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