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植物入侵的化感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28
作者
陈圣宾
李振基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所
关键词
化学武器假说; 外来植物入侵; 化感作用; 入侵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最近的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的外来植物入侵的频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对其入侵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几种假说从不同的侧面解释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本文在综述前人工作基础上,从化感作用的角度解释外来植物入侵,并给出解释模式。由于本土动植物对某些外来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比较敏感,外来植物可以利用它的“化学武器”与本土植物竞争,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和病源菌的感染,从而在与本土物种的相互干扰中占据优势,实现成功入侵。进一步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探讨了化感作用作为外来植物入侵的机制给我们的启示,并对今后这方面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外来杂草入侵的化学机制
    王朋
    梁文举
    孔垂华
    姜勇
    张茂新
    张朝贤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 707 - 711
  • [2] 飞机草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对植物、真菌和昆虫生长的影响
    凌冰
    张茂新
    孔垂华
    庞雄飞
    梁广文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 744 - 746
  • [3] 胜红蓟化感作用研究V.挥发油对真菌、昆虫和植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化学成份
    孔垂华
    黄寿山
    胡飞
    [J]. 生态学报, 2001, (04) : 584 - 587
  • [4] 环境胁迫下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诱导机制
    孔垂华
    徐涛
    胡飞
    黄寿山
    [J]. 生态学报, 2000, (05) : 849 - 854
  • [5]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
    周志红
    [J]. 生态科学 , 1999, (01) : 37 - 40
  • [6]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对大豆根系生长及其结瘤的影响
    祝心如
    王威
    赵国镇
    王大力
    [J]. 生态学报, 1997, (04) : 73 - 77
  • [7] 植物化感(相生相克)作用及其应用[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孔垂华,胡飞著, 2001
  • [8] Influence of an exotic species, Acroptilon repens (L.) DC. on seedling emergence and growth of native grasses[J] . Douglas W. Grant,Debra P.C. Peters,George K. Beck,Harold D. Fraleigh.Plant Ecology . 2003 (2)
  • [9] Allelopathy and exotic plant invasion
    Hierro, JL
    Callaway, RM
    [J]. PLANT AND SOIL, 2003, 256 (01) : 29 - 39
  • [10] Intraspecific and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Mediated by a Phytotoxin, (–)-Catechin, Secreted by the Roots of Centaurea maculosa (Spotted Knapweed)[J] . Tiffany L. Weir,Harsh Pal Bais,Jorge M. Vivanco.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 20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