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与资本主义

被引:5
作者
柳欣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资本主义; 货币; 社会关系;
D O I
10.14116/j.nkes.2013.06.008
中图分类号
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 F03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305 ;
摘要
20世纪50—80年代的著名"剑桥资本争论"揭示出主流新古典理论存在不可避免的逻辑矛盾,表明目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所有由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完全由社会关系或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决定,而与主流经济学基于生产函数的技术分析无关。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之相联系的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其核心是以货币为基础的资本与雇佣劳动,由此形成以获取货币利润为目的的特殊竞争制度或比谁挣钱多的游戏。通过采用抽象的价值与剩余价值概念说明这种资本主义关系的性质并阐释现实中的工资、利息、利润和国民收入等概念,马克思在表明资本主义企业成本收益计算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于讨论现实资本主义的有效需求和经济波动问题,并表明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收入分配来自于资本主义经济为利润和资本积累而生产的性质。由此阐明,马克思经济学所关注的正是现实经济中由货币和国民收入核算统计变量所表示的资本主义竞争与收入分配的社会关系,主流经济学对这些统计变量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是完全错误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8+153 +15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从狭义价值论到广义价值论[M]. 格致出版社 , 蔡继明, 2009
  • [2] 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一般均衡理论[M]. 人民出版社 , 王璐, 2006
  • [3]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 人民出版社 , 柳欣, 2006
  • [4] 价值价格通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白暴力著, 2006
  • [5]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英) 伊特韦尔等, 2006
  • [6] 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M]. 人民出版社 , 柳欣著, 2003
  • [7] 资本理论[M]. 陕西人民出版社 , 柳欣 著, 1994
  • [8] 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M]. 商务印书馆 , (英)斯蒂德曼(Steedman, 1991
  • [9] 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 三联书店[美]罗伯特·M·索洛, 1989
  • [10] 货币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凯恩斯(J.M.Keynes)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