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14
作者
于小妹
孔荣
徐彦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农村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原因及其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696 / 6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良性转移的制度基础 [J].
黄立军 ;
张德强 .
农村经济, 2005, (01) :120-122
[2]   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及保护 [J].
刘建明 ;
廖红丰 .
农业经济, 2004, (10) :42-43
[3]   对我国“劳务经济”的探析 [J].
程振煌 .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07) :104-106
[4]   全面小康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J].
章新华 .
农业经济, 2004, (05) :15-17
[5]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J].
冯景波 .
农业经济, 2004, (03)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