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端的自然保护地指标交易机制: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被引:30
作者
杨锐 [1 ]
钟乐 [2 ]
赵智聪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2]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系
关键词
生态保护市场; 生态系统服务; 自然保护; 市场要素; 市场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83306 ; 0903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建构基于消费端的自然保护地指标交易机制是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题、解决中国不同行政单元间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均衡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新思路。提出了以自然保护地面积指标的初始分配为基础的交易机制建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生态安全性、可操作性、动态调整等3大基本原则。从市场客体、市场主体、交易方式、交易机制4方面进行了市场要素的具体设计。其中,市场客体是自然保护地可交易面积指标和由其折算的耕地、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市场主体为县级及以上的各级人民政府;交易方式为优先省内交易、鼓励省际交易;交易机制包含价格机制、审核机制和监督机制。阐述了价值规律、供需规律、竞争规律在交易机制中的具体体现。
引用
收藏
页码:6687 / 66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M].沈满洪;彭熠;郅玉玲.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
[2]   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横向补偿分摊研究 [J].
王奕淇 ;
李国平 ;
延步青 .
资源科学, 2019, 41 (06) :1013-1023
[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缺陷及国际经验启示 [J].
丘水林 ;
靳乐山 .
经济体制改革, 2019, (03) :157-162
[4]   生态补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及中国的实践 [J].
王前进 ;
王希群 ;
陆诗雷 ;
郭保香 .
林业经济 , 2019, (01) :3-23
[5]   将GEP纳入生态补偿绩效考核评估分析 [J].
靳乐山 ;
刘晋宏 ;
孔德帅 .
生态学报, 2019, 39 (01) :24-36
[6]   我国生态补偿的成就、挑战与转型 [J].
靳乐山 ;
吴乐 .
环境保护, 2018, 46 (24) :7-13
[7]   生态产业化经营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J].
黎元生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 (04) :84-90
[8]   生态保护补偿的分析框架研究综述 [J].
柳荻 ;
胡振通 ;
靳乐山 .
生态学报, 2018, 38 (02) :380-392
[10]   中国2015年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 [J].
马国霞 ;
於方 ;
王金南 ;
周夏飞 ;
袁婧 ;
牟雪洁 ;
周颖 ;
杨威杉 ;
彭菲 .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 (04) :1474-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