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坳陷及周缘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被引:18
作者
陈子炓 [1 ]
姚根顺 [1 ]
楼章华 [2 ,3 ]
金爱民 [2 ,3 ]
李梅 [2 ,3 ]
尚长健 [3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2] 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研究所
[3] 浙江大学海洋研究中心
[4]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桂中坳陷; 盖层封闭性; 构造作用; 油气保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桂中坳陷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油气藏改造破坏强烈,油气保存条件是制约其勘探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盖层和构造条件对油气成藏保存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盖层封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后期构造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的改造进行了探讨,就构造断裂活动导致桂中坳陷及周缘的油气保存条件遭到破坏提出了流体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综合分析了桂中坳陷及其周缘地区油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中、下泥盆统泥质岩是桂中坳陷及其周缘主要的区域盖层,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的有效匹配可组成有效的局部盖层,盖层封闭性由"中等"到"好",且坳陷东部泥质岩更发育;燕山—喜山运动使得桂中坳陷尤其是坳陷东部、东南部遭受强烈抬升,断裂发育,大气水下渗强烈,且剥蚀时间长、面积广、强度大,导致中泥盆统普遍出露地表,由东往西剥蚀厚度逐渐减小.桂中坳陷及周缘现今油气保存条件整体已遭遇一定的破坏,相对而言,坳陷中西部比东部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桂中坳陷改造期构造样式及其成因 [J].
吴国干 ;
姚根顺 ;
徐政语 ;
郭庆新 ;
陈子炓 .
海相油气地质, 2009, 14 (01) :33-40
[2]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时代 [J].
胡瑞忠 ;
彭建堂 ;
马东升 ;
苏文超 ;
施春华 ;
毕献武 ;
涂光炽 .
矿床地质, 2007, (06) :583-596
[3]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J].
楼章华 ;
马永生 ;
郭彤楼 ;
朱蓉 .
天然气工业, 2006, (08) :8-11+157
[4]   广西大厂锡矿田侵入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J].
蔡明海 ;
何龙清 ;
刘国庆 ;
吴德成 ;
黄惠明 .
地质论评, 2006, (03) :409-414
[5]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技术体系探讨 [J].
马永生 ;
楼章华 ;
郭彤楼 ;
付晓悦 ;
金爱民 .
地质学报, 2006, (03) :406-417
[6]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Groundwater Chemical Fields of the Oilfield in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J]. JIN Aimin1, LOU Zhanghua1, ZHU Rong1, CAI Xiyuan2 and GAO Ruiqi3 1 Depart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Ocean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2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29 3 Exploration Bureau, CNPC, Beijing, 100724.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5(05)
[7]   氮气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的指示作用 [J].
陈安定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5, (01) :85-89
[8]   中国南方古生界—中生界油气藏成藏规律及勘探方向 [J].
赵宗举 ;
朱琰 ;
徐云俊 .
地质学报, 2004, (05) :710-720
[9]   构造变动对油气藏保存的影响 [J].
曹成润 ;
韩春花 ;
郑大荣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4) :95-98
[10]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附视频 [J].
赵宗举 ;
俞广 ;
朱琰 ;
周进高 ;
屠小龙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5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