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德国模式与中国借鉴

被引:19
作者
许艳华 [1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
[2] 山东大学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德国; 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5.16 [];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德国科技能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是因为它有一套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体系。德国成熟的科技创新模式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发展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造中介服务网络,并且加强创新主体间的联系和互动,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德国科研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创新基地建设的启示 [J].
李鹏 ;
刘彦 .
科学管理研究 , 2011, (02) :52-57
[3]   政府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德国创新体系建设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J].
孙殿义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 25 (02) :191-194
[4]   德国巴登——符腾堡地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创新型区域建设的影响 [J].
曾刚 ;
丰志勇 .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 (10) :29-31
[5]   德国科研机构布局体系研究及启示 [J].
李健民 ;
叶继涛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11) :28-31
[6]  
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M].谢兰云; 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