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开放”战略实施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郭锐 [1 ,2 ]
王亚飞 [1 ,2 ]
陈东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双向开放; 区域发展; “十三五”规划; 开发格局; “一带一路”;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6.01.00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对外开放是影响区域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回顾了在向东开放主导下,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及其现状特征,发现向东开放使得东部地区响应效果好于西部,塑造了我国经济发展与开发强度"东高西低",人口集聚和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网络"东密西疏"的发展格局;阐述了历史上两轮"自东向西"开发与开放并没有改变区域差距日益扩大的事实,而"一带一路"有望成为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战略,可能对我国沿边区域及其后方基地以及内陆据点式区域的发展格局产生较大影响;提出内陆沿边地区对"双向开放"政策响应的建议。主要包括:(1)把创新驱动落到实处,提升品牌效应和创新能力;(2)争取加大国家投入,改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条件;(3)遵循空间结构组织的基本规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解析 [J].
樊杰 ;
王亚飞 ;
陈东 ;
周成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11) :1336-1344
[2]   西藏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 [J].
樊杰 ;
徐勇 ;
王传胜 ;
牛亚菲 ;
陈东 ;
孙威 .
科学通报, 2015, 60 (32) :3057-3066
[3]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影响 [J].
刘慧 ;
叶尔肯吾扎提 ;
王成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45-553
[4]   “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 [J].
王姣娥 ;
王涵 ;
焦敬娟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54-562
[5]   中国沿边口岸的时空格局及功能模式 [J].
宋周莺 ;
车姝韵 ;
王姣娥 ;
郑蕾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89-597
[6]   “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 [J].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38-544
[7]   “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响应 [J].
杨保军 ;
陈怡星 ;
吕晓蓓 ;
朱郁郁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2) :6-23
[8]   区域发展差距测度指标体系探讨 [J].
徐勇 ;
樊杰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9) :1159-1166
[9]   2001—2010年中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特征分析 [J].
蒋子龙 ;
樊杰 ;
陈东 .
经济地理, 2014, 34 (05) :9-13+82
[10]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 [J].
芦惠 ;
欧向军 ;
李想 ;
叶磊 ;
孙东琪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