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顶核-下丘脑神经纤维投射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2
作者
吴亚芳 [1 ,2 ]
毛伟峰 [3 ]
邱一华 [1 ]
彭聿平 [1 ]
机构
[1] 南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2]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研究中心
[3] 南通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关键词
小脑-下丘脑投射; 小脑顶核; 下丘脑; 生物素化葡聚糖胺; 电毁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22.85 [周围神经系(脑神经,脊神经,内脏传入、传出神经)];
学科分类号
0710 ; 071006 ;
摘要
目的:揭示小脑顶核与下丘脑之间的神经纤维联系。方法: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iotinylated dextranamine,BDA)顺行追踪小脑顶核神经元投射至下丘脑的路径和终止部位。电毁损小脑上脚交叉中顶核投射至下丘脑的神经纤维,然后再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顺行追踪观察小脑顶核-下丘脑之间神经元投射。结果:小脑顶核注射BDA后第8d,在用3,3-二氨基联苯胺(DAB)和Nissl染色的脑切片上,观察到顶核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在小脑上脚中行走,并经小脑上脚交叉后主要到达对侧下丘脑外侧区。电毁损小脑上脚交叉处顶核投射至下丘脑的神经纤维再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3,3'-diaminobenzidin,BDA)顺行追踪观察小脑顶核-下丘脑之间神经元投射后第8d,从小脑顶核发出的BDA阳性神经纤维在小脑上脚交叉处终止,在之后的两侧小脑上脚内均未发现走行的神经纤维,在下丘脑外侧区、后区及室旁核等区域也未见到明显的BDA阳性神经纤维。结论:小脑顶核神经元的轴突可直接投射至下丘脑,主要是下丘脑外侧区,这可能成为小脑影响机体其他功能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脑顶核损毁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J].
曹蓓蓓 ;
彭聿平 ;
邱一华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6, (04) :410-414
[2]   “免疫-脑通讯”通路中延髓内脏带至下丘脑室旁核儿茶酚胺能作用的实验研究(英文) [J].
杨志军 ;
徐如祥 ;
饶志仁 ;
魏玲 ;
陈良为 ;
段丽 ;
姜晓丹 ;
蔡颖谦 ;
杜谋选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05) :212-214
[3]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 of Vestibulo-cerebellar lesion in rats[J] . Debasis Ghoshal,Swati Sinha,Arunangshu Sinha,Prantosh Bhattacharyya.Neuroscience Letters . 1998 (2)
[4]  
The Cerebellar-Hypothalamic Axis: Basic Circuits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s[J] . Duane E. Haines,Espen Dietrichs,Gregory A. Mihailoff,E. Frank McDonald.International Review of Neurobiology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