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银行与农户间存地利益博弈分析

被引:8
作者
何芳
温修春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土地银行; 存地利益; 动态博弈; 重复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0.10.014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F321.1 [土地问题];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4 ; 120405 ;
摘要
近年来,为了促进农村土地有效流转,"土地银行"或"土地合作社"在全国一些地区试点运行,而其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必备基础。通过对农户存地过程中土地银行与农户间的利益分配分析,寻求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途径,为土地银行设计存地制度提供依据。本文采用重复博弈、动态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方法。只要农户由存地而获得的期望收益(利息)大于不存地时的期望收益(机会成本),并且预期农业项目能获得投资回报率的概率较高,那么农户是愿意与土地银行合作——将土地存入土地银行。在当前起步阶段,应积极发挥政府在构建土地银行中的主导作用,只要存地利率、期限、方式等相关制度设计合理,农户将有足够的积极性将土地存入土地银行,从而可保障土地银行有充足的可贷土地以及规模经营的稳定、持续的收益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博弈视角的银行监管制度设计 [J].
周延 ;
徐迎德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09, (08) :27-32
[2]  
成都:探索土地银行与农地确权[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9(07)
[3]   从利益博弈角度分析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J].
吴丹妮 .
科技风, 2008, (14) :96-96
[4]   我国农村信贷关系的博弈分析 [J].
邝梅 ;
赵柯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7) :37-43
[5]   利益博弈: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逻辑依据 [J].
蔡四平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 (01) :34-38
[6]   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重构 [J].
易可君 ;
段继坤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05) :20-25
[7]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与农村金融担保制度创新 [J].
左平良 ;
余光辉 .
学术论坛, 2005, (08) :129-132
[8]   延迟时间下的触发策略 [J].
肖玉明 ;
汪贤裕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 (09) :42-44
[9]  
经济博弈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谢识予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