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条件下耕作方式对地表糙度的溅蚀效应

被引:23
作者
郑子成 [1 ,2 ]
何淑勤 [3 ]
吴发启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侵蚀; 降雨; 土壤; 耕作方式; 溅蚀效应; 地表糙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表糙度是影响坡耕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明确耕作方式对地表糙度的侵蚀效应,该文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就单雨强与组合雨强条件下耕作方式对溅蚀的作用以及地表糙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对照坡面,经耙耱地、人工锄耕、人工掏挖到等高耕作方式的坡面,在雨强0.62mm/min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坡面向上坡溅蚀量呈先增加再减小的变化,向下坡和总溅蚀量均呈先增加再减小最后增加的变化;除耙耱地外,其他耕作方式坡面的地表糙度呈减小的变化。在雨强1.53mm/min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坡面向上坡、向下坡和总溅蚀量均呈先增加再减小最后增加的变化;地表糙度与对照坡面相反,均呈增加的变化。组合雨强条件下,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耙耱地总溅蚀量与地表糙度呈一直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他耕作方式下,随降雨强度的增加,坡面总溅蚀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地表糙度却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这为揭示地表糙度的侵蚀特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服务于黄土高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地表糙度对径流和产沙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 [J].
郑子成 ;
吴发启 ;
何淑勤 ;
王健 ;
佘雕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0) :19-24
[2]   不同粒径黄绵土的溅蚀规律及表土结皮发育研究 [J].
程琴娟 ;
蔡强国 ;
胡霞 .
土壤学报, 2007, (03) :392-396
[3]   基于CorelDRAW软件的小流域模型雨滴测量试验研究 [J].
舒若杰 ;
高建恩 ;
吴普特 ;
田栋 ;
杨世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1) :44-46
[4]   基于雨滴谱函数的降雨动能理论计算模型 [J].
马廷 ;
周成虎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0) :1251-1256
[5]   坡面流及土壤侵蚀动力学(Ⅱ)——土壤侵蚀 [J].
刘青泉 ;
李家春 ;
陈力 ;
向华 .
力学进展, 2004, (04) :493-506
[6]   坡耕地地表糙度的初探 [J].
郑子成 ;
何淑勤 ;
吴发启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 (01) :39-41
[7]   单雨滴击溅规律及其对溅蚀土粒的分选作用 [J].
赵晓光 ;
吴发启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43-45+49
[8]   雨滴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J].
窦葆璋 ;
周佩华 .
水土保持通报, 1982, (01) :44-47
[9]  
缓坡耕地侵蚀环境及动力机制分析.[M].吴发启等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0]  
黄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与模拟.[M].郑粉莉;高学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